|
前/後置引擎四輪驅動Four-Wheel Drive
|
資料來源:Goo 車訊網
2016/06/29
|
分享至
|
全天候路況對應,任何路面都能發揮威力。四輪驅動可說是汽車傳動系統內最複雜的機構,最大的魅力就是那強大的抓地力,在1903年出現於卡車上所使用,截至目前為止許多人都會直接聯想到越野車才會使用,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四輪傳動車也不斷進化,智慧型的四輪扭力分配模式,依照路況自動分配四輪扭力,也已經是這個世紀的主流,不過先天條件依舊是無法被克服。 更多零組件造就車體重量先天推頭特性全數克服四輪傳動車的基本架構就有「引擎」、「變速箱」、「前差速器」、「前傳動軸」、「中央傳動軸」、「後差速器」及「後傳動軸」7大項目所組成,雖然主打任何路面都能保有極佳抓地力「俗稱:AWD」,但更多的零件直接就反應到車身重量,也因此AWD驅動車的油耗表現就不如其它傳動方式,維修費用也是相當可觀。 一定有人會認為四個輪子都擁有抓地力,那過彎性能一定是最棒的,這樣的說法也對、也不對,早期的AWD驅動車都是單純的機械結構為主,就是只有將引擎的出力分散到4個輪子上而已,並且早期許多設計都是採用橫置引擎,所以引擎+變速箱+前差速器的重量通通壓在前輪上,與FF相比確實是更容易造成輪胎的負擔,不過這個問題在使用到一般市售車上後不久就得到改善,早期透過機械式的中央差速器將前後扭力做分配,可將大部分的扭力傳達至後輪,營造出類似後輪驅動車的個性,不過這個問題還是潛藏著危險,那就是超出輪胎抓地力時,就等於是判了AWD驅動車的死刑,收油or補油都無法挽救,也因此像是EVO或是Impreza這類的高性能AWD驅動車,除了扭力分配之外,也衍生出了較其它驅動模式更高性能的LSD納入差速器內,其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超越界線時安全性。 | 引擎:AWD驅動車由於需要透過中央傳動軸來傳輸動力,因此引擎也不一定只會擺在車頭,許多超跑等級則就是會擺在後方,被稱之為「後置引擎四輪驅動」。 | 歐系車當然也不妨多讓,比起日系車的硬派作風,筆者認為歐系的AWD驅動車更貼近人性,大量利用輪速、檔位、節氣門開度搭配煞車系統整合各種參數,所有資訊透過電腦傳達到前後輪上的差速器內,就可完全依照目前車輛狀態做4個輪子的扭力分配,大幅改善過去AWD驅動車給人「入彎慢出彎快」的印象,現在的歐系性能AWD驅動車入彎快,出彎更是如虎添翼。 | quattro系統: 二次減速齒輪 多片式離合器差速器 液壓驅動系統 | | 這個就是最新NSX的透視圖,引擎部分採用「中置」設計,再透過Hybrid系統透過前軸的電動馬達驅使達到AWD驅動的模式,不過筆者較有疑問的是,馬達與傳統內燃機的出力方式不同,該如何達到平衡令人相當好奇。 | 台灣四輪驅動車品牌:1. Ford2. Honda3. Hyundai4. Mitsubishi5. Nissan6. Audi7. Bentley8. BMW9. Ferrari10. Jaguar11. Land Rover12. Lamborghini13. Lexus14. Mazda15. Maseati16. M.Benz17. Mini18. Porsche19. Skoda20. Subaru21. Suzuki22. Volkswagen23. VolvoAWD四輪驅動優點:可適應各種路面環境。動力平均分散,靜態加速表現優異。智慧型四輪驅動模式,可讓轉向更加中性。混合四輪驅動車輛可維持二輪驅動模式,節省油耗表現。AWD四輪驅動缺點:車體零件較多,導致車身重量難以控制。傳動系統零件多,維修費用、時間較二輪驅動多。抓力較好導致輪胎磨損較快、油耗表現較差。與FR相同車室內空間因為傳動軸通過關係較為狹小。
|
分享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