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置引擎後輪驅動 Front-engine, Rear-wheel drive layout
|
資料來源:Goo 車訊網
2016/06/29
|
分享至
|
前後輪不負責傳達動力,輪胎耐久度更高。對於大多數台灣人來說「前置引擎,後輪驅動」俗稱:FR,概念就是「貴」,因為在台灣後輪驅動車的確都是用在大多數的高級車上,加上許多人都鮮少碰觸到後輪驅動車,相當容易就在路上發生轉向過度的意外,不過一旦習慣它獨特的轉向魅力後,搭配些許的改裝或是LSD的配置,駕駛就可利用方向盤的修正,及油門深度來徹底享受FR後輪驅動車帶來的樂趣。 方向盤、油門全在掌握中小幅改裝極限駕馭更加安全將「引擎」擺放在車輛前方,透過「中央傳動軸」將動力傳達至「後差速器」內,最後藉由左右兩根「傳動軸」將動力傳達至「後輪」上,這個就是標準的「後輪驅動車」的標準SOP流程,其實或許在台灣後輪驅動車都是高價車種,不過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摩托車、腳踏車、巴士其實也都可算是後輪驅動,早期的車輛其實多半都是後輪驅動車為主,不過中央傳動軸除了會影響車室內空間,及製造成本考量下,目前市面上一般的轎車還是會以前輪驅動為主流。 | 引擎:一般都採直列式走向,引擎位置如果盡量向避震器後方移動,就可創造完美的50:50黃金配重。變速箱:後輪驅動車的變速箱因為空間的關係,本體體積可以製作的相當大,藉此提升齒輪的耐用度,也較適合大動力的改裝。中央傳動軸:這個部分其實對於動力的損耗是較多的,市面上的改裝除了鋁合金材質外,目前大馬力車都會選擇上韌性更佳的碳纖維也就是Carbon製品。 後差速器:由於動力都需要透過後差速器在傳達至左右傳動軸上,因此後輪驅動車的差速器也都會較大,如此一來才有辦法對應瞬間的扭力釋放。傳動軸:最後的動力就是由此傳達至輪胎上,由於差速器一定是設定在車輛中央位置,所有後驅車的傳動軸都是採等長設計,更有助於操控上的表現。 | 不過運動型設定的車輛截至目前為主還是會以「FR」為主,其優點就是可以更完整的分配車輛的前後配重,並且像是S2000或是MX5之類的小跑車,為了創造出黃金的前後50:50車身配重,都已經引擎本體給塞到前避震器塔後方,並且在前輪沒有負責驅動的狀態下,在相同制動條件下,制動效果也會較「FF前輪驅動」或是「AWD四輪傳動」設計來的更佳犀利,並且前輪只需要負責轉向的情況下,也較不容易發生推頭,或是前輪熱衰竭導致抓地力提前下滑的問題。而對於台灣駕駛習慣來說,FR車需要更溫柔的操駕方式,駕駛的油門、煞車及方向盤都是左右穩定度的關鍵,太多、太急都很容易造成車尾失控,也因此可以藉由些許改裝讓後輪驅動車變得更加安全,像是更寬的輪胎或是阻尼較高的懸吊系統,來降低因為操控失誤導致的快速荷重移動,並且LSD在後輪驅動車上更是相當關鍵,這裡指的並非帥到爆炸的甩尾動作,完整的傳達動力至左右輪上,也是一種提升抓地力的方式,讓車頭確實朝著指向前進,或是斜度過高的爬坡,就算舉腳也能順利脫困也才不會掉漆,目前在台灣最便宜可入手的FR車,筆者最推薦的就是4門款的E36 325I,原廠M52B25直列6汽缸引擎,192hp的最大出力絕對可以讓FR初心者享受到FR的樂趣,維修上也可能是目前3系列中最便宜的。台灣後輪驅動車品牌:1. Aston MRTIN2. Bentley3. BMW4. Ferrari5. Infiniti6. Jaguar7. Lamborghini8. Lexus9. Mazda10. Maserati11. M.Benz12. Nissan13. Rolls-Royce14. Smart15. SubaruFR後輪驅動優點:前輪轉向、後輪驅動,大幅減輕前輪負擔,讓前輪擁有更高的操控空間,適合大馬力引擎車輛。後輪荷重讓車輛加速時可降低引擎輸出損失,與FF相比更有利。沒有前輪傳動軸,轉向切角更大,迴轉半徑較FF&AWD更小。構造設計使得維修上更加便利。經過改裝後除了Grip外,Drift的掌握也大於其他車種。FR後輪驅動缺點:與FF車輛共用部品少,維修費用較高。如果在乎車內空間的使用者,則會被中央傳動軸給限制。後行李廂空間也會因為避震器及後差速器所限制。與車頭相比車尾重量較輕,因此雨天或是雪地等惡劣天候下,穩定度的確較差。
|
分享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