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的愛車E25 Caravan Super Long在9月需要車輛檢驗,前不久剛完成了檢查。而每次車輛檢驗時,筆者都必須進行某些「儀式」。
和乘用車不同,商用車每年都需要進行車輛檢驗,而筆者從中古購入這輛車已經6年了,所以這也是第6次進行車輛檢驗。
那所謂的「儀式」是什麼呢?就是將車內所有常備物品(這些東西相當多)都搬出來,並將車內原本為車宿設計的部份裸露一些出來。
雖然這些內裝已經根據車輛檢驗的要求進行設置,讓它們都可以算作是「貨物」,但如果內裝設施留下不拿出來,會使車輛的重量過重,超出車輛檢驗允許的範圍。
因此,必須盡可能地減輕車重,所以這個「儀式」就變得不可避免。雖然這有點麻煩,但每年使用一段時間後,筆者總是會忍不住想對車內進行一些改動,所以每年進行這項「儀式」也成為了改裝內裝的一個機會。
這也是每年一次的大掃除的好時機,整體說起來,這並不是壞事。
今年,筆者決定在這個機會下,對車內的內裝進行大規模的改裝,包含重新鋪設內襯和地板。所以這篇文章將介紹一些過去的失敗經驗以及拆卸內襯和地板的過程。
目次
●車輛檢驗前
●決定更換地板的理由
●之前的失敗
●拆卸內襯所需工具
●拆除地毯和內襯,讓車內進入「裸露」狀態
車輛檢驗前
今年車輛檢驗前,車內大致是這樣的情況。
而在車輛檢驗時的狀態則是下圖。
將架子直接焊接在車身上,便會需要提交車身構造變更申請。
這些架子和床鋪的骨架看起來是固定在車身上的,但事實上它們僅僅是用雙面膠固定在1×4木條上,這樣一來,雖然需要些時間來拆卸,但還是可以輕鬆取下。
不同的檢驗官和交通運輸局的看法可能不同,但只要能確保內裝符合「貨物」的要求,這樣的車內設置就不會對驗車造成影響。
但筆者也曾提過,如果你將車輛直接送到驗車廠,這樣的設置通常可以通過檢查,但如果是經由經銷商來驗車,大部分情況下會被拒絕。所以如果打算交給經銷商處理,建議將車內完全恢復成原廠狀態,這是最保險的做法。
筆者個人並未交由經銷商處理過,所以不能百分百確定,但周邊的朋友也有類似經歷,因此這樣的做法應該是正確的。
決定更換地板的理由
決定更換地板的最大原因是想讓清理變得更輕鬆。
筆者的Caravan是配備等級較高的車型,車內不僅鋪有裸露的金屬板和橡膠墊,還鋪上了地毯。
上述圖片是筆者為了更換地板而將所有架設的物品取下後的狀態。
地毯的設計看似高級,但其實並不實用。因為它會吸水,沙子和小垃圾會卡在纖維之間,清潔起來相當麻煩。而且這樣的地毯也是塵螨喜愛的場所。
雖然有些人可能會喜歡這樣的配備,但對於經常運送器材到海邊的筆者來說,這樣的地毯地板實在是不合適。
在豪華配置的車輛中,不僅僅是地毯,似乎還有一種「隱藏金屬才是豪華」的觀念,因此到處都被不必要的塑膠覆蓋著。
筆者個人認為,這種做法反而顯得廉價。不過,大概筆者是少數派,而這種設計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所以才會如此普遍。
可能有人會認為,那就選擇低配車型不就好了?但事實並非如此。低配車型雖然「簡約」,但往往不只是簡約,而是做工粗糙、用料低劣,這也會帶來許多問題。
例如,低配車型的貨艙側壁可能只是裸露的MDF板(類似壓縮木屑的木板),甚至有些車連內襯都沒有,直接暴露出金屬車身。
車內立柱等部位沒有多餘的塑膠覆蓋,金屬大面積裸露。對於喜歡自行改裝的人來說,這反而是理想的狀態。
車廂地板要麼是裸露的金屬板,要麼僅僅鋪了一層薄薄的墊片。而座椅通常是固定式頭枕,並採用人造皮革包裹。
雖然人造皮革易於清潔,但許多低配車型的材質品質很差,容易破損。更糟糕的是,座椅本身的設計也很簡陋,長途駕駛時會讓人感到不適。
此外,隔音和隔熱措施也很差。噪音勉強可以忍受,但筆者認為無論哪種配置,隔熱都應該做好。
特別是駕駛座位於引擎上方的車型,如果隔熱不足,引擎的熱氣會直接傳遞到車內,非常難受。
以前筆者有一輛Vanette,它連空調都沒有,現在這種車已經很少見了。再加上隔熱措施不足,車內溫度更是難以忍受,即使車窗全開,夏天依然像個蒸籠。
儘管如此,這輛車還是充滿了回憶,只是更適合秋冬春三季使用。
而筆者現在入手的這輛二手 E25 Caravan,雖然是豪華配置,帶來了一些多餘的設計,影響了實用性,但至少引擎室的隔熱做得很好,駕駛座不會像蒸籠一樣。即使與後置引擎的Volkswagen T2相比,隔熱效果也毫不遜色。
然而,貨艙的地毯依然不太實用,而車內大量的塑膠裝飾依然讓筆者不太滿意。不過,當車輛還很新或狀況良好時,直接拆除這些裝飾也需要一定的勇氣。
但最終,拆掉這些不必要的東西反而比後期增加所需配置更省事、更省錢,因此筆者才選擇了高配版本。
不過,市場上不是「堆砌各種不必要功能的豪華配置」,就是「做工粗糙的低配車型」,總是缺乏折衷的選擇,這一點實在令人遺憾。但現實就是如此,只能接受。
有人可能會想,一輛已經開了11 年、自己也用了6 年、行駛里程接近13萬公里的車,現在再去大改裝還有意義嗎?
大多數人可能都會認為,到了這個時候,換車才是更合理的選擇。
但這輛車在筆者手裡6 年來從未出現任何故障,目前狀態仍然非常良好,幾乎沒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E25 Caravan的定位相當微妙。它的設計比Toyota 100系Hiace 100更新,配置和性能也更現代化。
但外觀設計並未向200系Hiace或NV350 Caravan靠攏,反而更接近100系Hiace,看起來更像是上一代車型。
此外,具體從哪一代車型開始發生變化筆者也不太清楚,但以前汽車的車身和底盤比現在更容易生鏽。
即使引擎等核心零件沒有問題,在海邊使用的車輛往往因為車身腐蝕而難以長期使用。
然而,這輛 E25 Caravan卻達到了現代車的防鏽標準。即使筆者並沒有特別細心地保養,但它的車身幾乎沒有任何生鏽的痕跡。
或許對只接觸過現代車型、或從未在海邊用車的人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值得關注的點。
但在海邊用車的人應該都懂,以前的車簡直就是與鏽蝕的戰鬥。對筆者來說,這輛車不僅結實耐用,而且在使用感受和設計風格上也偏向過去的車型,讓人覺得更親切。
同時,它在長途駕駛中的舒適性和實用性都很優秀,是一輛恰到好處的好車。
這麼多年下來,筆者開過無數輛車,但這輛車讓筆者堅定地決定——只要還能修,就絕不會換車。
因此,針對那些即使用吸塵器也無法徹底清理的沙子,筆者決定趁此機會更換木地板。
同時也下定決心儘可能消除「豪華配備」帶來的塑膠感,使內部更像一個舒適的房間。
之前的失敗
筆者曾經嘗試過各種方式來封閉車窗。
失敗案例1:魔鬼氈+塑膠瓦楞板
最初的想法是在車窗上貼上帶有黏著劑的魔鬼氈,然後將相對應的魔鬼氈貼在塑膠瓦楞板上,這樣可以做成可拆卸的窗簾。
雖然塑膠瓦楞板很輕,陽光直射時魔鬼氈背面的黏著劑會因為高溫融化,導致整塊板子掉落,窗戶上則只留下難以清理的黏膠殘跡。
失敗案例2:吸盤+打孔木板
接下來,筆者想到使用強力吸盤將打孔木板固定在車窗上。當時筆者覺得這個方法相當創新,後來還發現有些露營車改裝公司也採用了相同的設計。
這個方法的優點是想拆卸時非常容易,不影響驗車。
木質材料能帶來溫暖氛圍,還能掛鉤子來增加功能性。但問題是如果車子停在陽光直射的地方,吸盤會因為高溫而鬆脫導致木板掉落。
吸盤無法承受熱量,即使增加吸盤數量也無濟於事。
失敗案例3:黏貼式軟木磚
第三個嘗試是使用100日元商店「Seria」販售的自黏式軟木磚。
軟木磚很容易用剪刀或美工刀裁切,加上它有一定的隔熱效果,因此筆者認為這可能是一個好方法。
然而,黏貼後過了一段時間,軟木開始收縮,導致磚塊之間出現縫隙。筆者嘗試錯開排列並再貼一層來覆蓋縫隙,但結果仍然相同,陽光的熱度讓它們脫落。
原本以為這種黏貼方式應該能夠持久,沒想到還是低估了太陽的威力。後來它們不僅脫落,還因為結露而變形鼓起,看起來相當淒慘。
另外,筆者之後才知道,如果直接在車窗玻璃上黏貼物品,可能會導致驗車不合格。
終於學到的教訓是在陽光直射的車窗上固定任何東西,遲早都會因為熱度而脫落!
於是,筆者改變策略,改用薄木板將其切割成窗框的形狀,並用黏著劑固定在窗框的橡膠邊緣。雖然切割過程有些麻煩,但最後還是順利完成,甚至還設計了一個能開關的小窗(類似百葉窗,但是是內開式)。
如果驗車時被要求拆除,也只需要其取下,之後重新黏貼即可。這次的改造效果維持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因為這些木板並不是直接接觸車窗玻璃,而是固定在窗框上,所以比之前的方法更加穩固。
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它們還是開始脫落……。
而且這次剛好接近驗車的時間,所以筆者決定先暫時用切割好的紙板來應急,等結束後再重新思考方案。
筆者乾脆趁這個機會,進行全面的內裝翻新,把整個內裝側面和天花板全部重新改造!
拆卸內襯所需工具
車內的床板和內裝大多是使用塑膠卡扣固定的。
不僅是車內裝飾,塑膠保險桿等外部零件也常採用相同的固定方式。
因此,拆卸時需要使用專用工具。
特別是當你只是暫時拆除(例如為了布線)並計畫之後再裝回去時,千萬不要用螺絲起子或撬棒代替,否則可能會導致卡扣損壞,無法復原!
在拆除意外牢固貼附在地毯上的1×4木材時,也有一些工具派上了用場。
總之,無論是更換內裝還是暫時拆卸,這些專用工具的價格並不高,強烈建議一定要入手!
拆除地毯和內襯,讓車內進入「裸露」狀態
拆除地毯和內襯的過程其實比筆者想象中的要簡單。筆者小心地拆下了床鋪和架子的結構,接著開始去除地毯。地毯的每個角落和邊緣都需要仔細拆除,避免對車身造成損壞。
地毯拆卸下來後,車內的金屬地板就完全暴露了出來。筆者檢查了一下金屬地板的狀況,發現它並沒有生鏽,但上面還是有些灰塵和污漬。
隨後,筆者使用膠水去除劑將原本固定地毯的殘留膠水清理乾净。這部分的工作比較費時,但還是得耐心處理,畢竟這會直接影響最終效果。
已經拆除了地毯和天花板的內裝覆蓋。
雖然看起來還有地毯殘留,但其實這是隔熱(防音)材料。這應該是高級車型才配備的裝置。
它的效果相當不錯,因此我決定不拆除,而是直接在這層上鋪設地板板材。
設計新地板結構
拆除側邊後的樣子。
側邊原本貼著的MDF板,筆者打算利用這些來安裝新的內裝覆板。因此,表面覆蓋的塑膠或其他化學合成材料會全部剝除。
到了這個階段,已經越來越感受到無法回頭,也不能半途而廢的壓力。
當然,目前工程仍在持續進行中,但這次的文章就到拆除內裝的過程為止。
新的內裝雖然還沒完全完成,但進展順利。
敬請期待下一篇!

原文出處:車検を機に室内の大改装を決意。〜カーペットと内張りを剥がす。〜
想看更多:MO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