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觀即可明顯看出,今年是F1車身規格大改的一季,原本在去年就要實施,但因前年大規模爆發武漢肺炎而延後一年。這樣的改變,再次考驗賽車設計者的詮釋能力,再配合去年開始實施的預算上限制度,能否真正造成戰力的消長呢?
看習慣原本F1造型的話,或許會覺得今年的車型過於科幻(那應該去看看FE電動方程式,幾乎是把《閃電霹靂車》實體化了),但在某種程度上其實算是復古:今年F1復活了禁用40年的地面效應(文氏管效應),透過底盤的形狀,讓車底成為下壓力的主要來源,大幅減少車尾的亂流,以往F1後車距離前車一個車身的距離時,損失的下壓力達到45%,而新規格只損失14%。
全新的賽車造型
後車咬住前車時仍有很好的空氣力學操控性,就能讓後車更易於跟車以及超車,即可提昇比賽中的纏鬥精采度。然而,由於著重地面效應、減少車殼外的空力設計──今年車上少了很多複雜的翼片──賽車整體下壓力比以往低,加上賽車整體重量下限提高了25公斤,造成車速會比以往慢不少,但賽車的精采度來自競爭性,與其每部車自己飆高速,觀眾要看的當然是更多的超車。
除了車身形狀的變化外,今年賽車最明顯的差異之一就是車輪終於由以往的13吋改為18吋,這樣總算比較接近市售車的尺寸,對於胎圈廠商因應市場產品的研發更有幫助。而今年除了輪胎仍統一由Pirelli獨家供應之外,輪圈則自今起四年統一由BBS獨家供應。尺寸更改後,讓F1看起來更加「現代化」了,畢竟它是世界所有賽車中最晚放棄「胖胖胎」13吋車輪的。
陣容方面,由於面對車身規格大改的首季,相對戰力仍屬未知,大家儘量不想再多花工夫與新車手磨合,今年僅有三支車隊有車手變動:Mercedes的Valtteri Bottas轉投唯一陣容全換的Alfa Romeo、搭檔本季唯一新人周冠宇,Mercedes青訓車手George Russell終於從Williams畢業、晉昇(回歸)母隊,原Red Bull車手Alexander Albon則於休戰一年後、以借調名義在Williams復出。
緊湊的賽程安排
賽站方面,去年在因應疫情變化且戰且走的前提下仍然跑出了破紀錄的22場比賽,今年則再次排出破紀錄的23場,睽違兩年的澳洲、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站都回來了(不過去年也是有排、但沒有賽成,今年就看造化吧!而中國仍然直接沒排)。賽站變多、賽季縮短,考量動線及日程,今年有八輪的兩週連戰以及一輪的三週連戰,第13站匈牙利到第14站比利時之間則是暑休期。
去年在英國、義大利、聖保羅試辦了三場衝刺排位賽,由於只有前三名能獲得積分,造成中下游車隊不太積極爭先(比起少少的積分,車輛損傷的風險更大),今年改名為衝刺賽,以與爭單圈竿位的排位賽徹底區分,排位賽名次決定衝刺賽起跑順序、衝刺賽名次決定決賽起跑順序,且衝刺賽擴增至第1~8名依序獲得8~1分,場次則改為艾米利亞-羅馬涅、奧地利、聖保羅三站。
今年的季前測試為兩回合各三天,依序是2月23~25日在西班牙的巴塞隆納、3月10~12日在巴林的薩基爾,由於巴林站連續兩年擔任開幕賽,又可以讓車隊有更完善的準備來應戰季前測試結束後一週的比賽。在賽程膨脹下,車迷或許會慶幸休季期在「短短的」三個月就結束了(當然累的是車隊──畢竟我們看人比賽不吃力),現在就開始準備迎接全新局面的賽季吧!
—————–
【歪批F1】
去年閉幕站終盤安全車事件的決策者F1裁判長(比賽總監)Michael Masi飽受爭議,但因此得利的Red Bull領隊Christian Horner卻說「應該給他更好的支持」,結果Masi已於今年2月去職。從他於2019年開幕站臨時代理猝逝的前任Charlie Whiting、並於當年6月真除以來,F1比賽的判罰標準變得很難預期,常常不符比例原則、或者雙重標準,而去年閉幕站的事件更直接影響了車手冠軍的產生過程。
既然FIA新任主席Mohammed Ben Sulayem將他免職,表示FIA承認Masi的措施錯誤,但整起事件的調查結果要在今年開幕站前才會公佈,而車手冠軍歸屬已成事實、新科冠軍Max Verstappen也已在今年新發表的賽車掛上了1號,這不可能更動了,亦即Verstappen無辜地拿了個冠軍,而Lewis Hamilton則是無辜地丟了個冠軍、導致衛冕失敗且連冠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