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汽油、柴油,還是較為新穎技術的天然氣動力來供應引擎運作,目前還離不開「燃料系統」的架構。基本上我們以燃油走向為順序,由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濾芯→噴油嘴→油壓調節器主要配件組成,最後燃油才回流到油箱。之所以要組合多種配件構成系統,是因為液態的燃油不能直接供引擎使用,需要霧化燃油跟空氣混合,光這一點就需要很多配置合作了,如何達到精準的混合比、穩定和足量的燃油補給是燃料系統的最大目的。
有沒有發現加油孔都在後座的側邊(除非你的車是後置引擎)?這是考慮安全及車重比例分配的問題,而安置在靠近後座下方。作為儲存燃油的油箱,防腐蝕和高強度的金屬製作是必要的,不過發生嚴重意外不慎被銳刺割破的話,爆炸的機率可就大了,所以近年來有些車廠採用樹脂製作的油箱,這項科技最初用在F1賽車上,藉由其韌性來吸收巨大的撞擊。連接油箱的燃油泵是燃料系統最重要的角色,用吸力將燃油輸送至供油管內,透過濾芯過濾雜質,待噴油嘴噴出霧化的油氣,混合空氣作為引擎的能量,接著燃油經油壓調節器調整油軌壓力,最後回流到油箱,完成一個循環。市面上車款的燃料系統已經由ECU電腦去控制燃料的使用率,但在60-70年代的車是用機械式的,包括燃油泵、化油器、噴射系統等等。為了更穩定的供油和節能,有些配件改用電子/電動式或淘汰,使整體系統簡化很多。
|
油表:表示油量多寡之外,還標示油箱口的方向。 |
油箱: 儲存燃油。
Fuel Gauge Sending Unit 油表量測器: 判斷油箱裡的燃油量。
Fuel Pump 燃油泵: 用真空壓力吸走燃油,是供油最重要的角色。
Fuel Filter 燃油濾芯: 過濾燃油雜質,防油管堵塞。
Fuel Injector 噴油嘴: 將燃油霧化。
Fuel Pressure Regulator 油壓調節器: 調整油管壓力,保持混合氣比例。
Evaporative Emission Control 活性碳罐: 罐內的碳粒吸收油箱蒸發的油氣,防油氣滲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