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四行程引擎來說,氣門機構是不可或缺的機械,因為需要氣門開閉才能完成四個行程,早期採用側置氣門,然後依序進化至OHV、SOHC、DOHC。
對於進氣、壓縮、燃燒、排氣的四行程引擎來說,氣門是不可或缺的機械結構,進氣行程開啟進氣門、關閉排氣門,壓縮及爆炸行程關閉所有氣門,排氣行程開啟排氣門。由Gottlieb Daimler開發的初期引擎,進氣門為自動進氣式,排氣門為凸輪推桿式,設置於引擎本體的側面。
氣門系統即以此為根基,發展出進排氣的側置氣門,然後進化至OHV,比起側置氣門由下方進氣,OHV是由燃燒室的上方進氣,不僅提高了進氣效率,燃燒室也成為更利於燃燒的成熟形狀。曾經處於時代尖端的OHV,又因為SOHC的登場而逐漸成為被淘汰的歷史,後者不但省去又長又重的推桿而大幅減少傳動損耗,更能承受高轉速環境。1960年代OHV和SOHC引擎同時存在,進入1970年代OHV遭到淘汰,如今SOHC甚至DOHC皆已普及,只剩下極少部分的車輛還有使用OHV。
 |
一排汽缸體擁有兩支凸輪軸,稱為DOHC,進氣門及排氣門各自由專屬的凸輪軸負責驅動。原本是為了賽車而設計的方案,但如今連小型車都有採用,成為氣門驅動的主流布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