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於正確駕駛觀念的建立,往往都是從汽車的內部開始講起,包括引擎的認識、正確坐姿的調整,以及操駕技術的練習,上述這些對於行車安全固然相當重要,但我們都忘記一個最重要的項目,那就是汽車的四條輪胎。輪胎的重要性其實用一句簡單的話就可以闡述,「輪胎是汽車唯一的接地面積」,因此無論你是開上千萬的超跑,抑或是平價的代步車,輪胎都是保護我們的第一道屏障,也是行車安全最重要的一環。
台灣交通法規已在2016年6月起規定,所有的市售車款都將標配TPMS胎壓偵測系統,足以見得輪胎的重要性,所以就讓我們在反三寶駕訓班的最後,讓大家更深入的認識輪胎吧!
胎壓
在每一部車的車門內(或是駕駛手冊),都會有原廠建議的胎壓值,基本上只要按照其指示充氣即可,唯一的問題是當消費者更換了和原廠不同規格的輪胎,那麼正確的胎壓值為如何?我們建議大家可以從胎壁上找尋答案。胎壁上其實都有輪胎的各種資訊,其中一項就是Max Press,代表了冷胎時的胎壓上限,我們建議大家將胎壓設定為Max Press的80%,就是適宜的胎壓值。舉例來說,若輪胎的Max Press為50psi,50×0.8=40,建議的胎壓值為40psi。
|
胎紋指示線
上路前除了胎壓之外,胎紋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畢竟胎紋與輪胎的抓地力息息相關,也對於我們的行車安全有著直接影響。胎紋有其安全使用範圍,坊間大多建議使用十塊錢硬幣測量(胎紋需要超過國父笑臉),算是相當簡單實用的方式,另外法規也有規定,胎紋低於指示線後便需要立即更換,否則無論是抓地力,或是排水性都會有所影響,上路前請務必進行檢查。 |
|
磨耗係數等級
Treadwear也是選擇輪胎時的重要依據,代表了這條輪胎的磨耗係數,也就是耐用度,數字愈高當然也就代表這條輪胎可以行駛的里程愈長,因此我們也要記錄換上新胎後的行駛里程,盡可能不要超過它所建議的距離。 |
濕地牽引力等級
在Treadwear後還會有另外兩個英文單字,其一是Traction,代表了這條輪胎在濕地煞車時的表現,等級分別為AA、A、B、C依序往下,也可以作為我們選胎時的依據。
工作溫度等級
輪胎在行駛中會產生熱能,因此輪胎的散熱性也相當重要,Temperature就是代表了這條輪胎的散熱性等級,等級依序為A、B、C以此類推,等級A代表了此輪胎可以承受185km/h以上的溫度變化,B則為160~185km/h,C則是136~160km/h,所以如果你愛開快車,那麼請選擇Temperature等級較高的輪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