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廠牌:Benz 賓士
- 車款:CLA-Class
- 排氣量:1,991 c.c
- 新車價:220 萬
- 牌照稅:11,230
- 燃料稅:6,180
- 瀏覽次數:615
- 英文官網、中文官網
分享至
|
- 變速系統:
雙離合器7速自手排
- 驅動方式:
二輪驅動
- 車 門 數:
4門
- 乘 客 數:
5人座
- 車身型式:
雙門轎跑車, 轎車
- 引擎燃料:
汽油
- 外觀配備:
後霧燈,空力套件,HID氙氣頭燈,LED日行燈,後視鏡方向指示燈,抗UV玻璃
- 內裝配備:
全景天窗,恆溫空調,分區溫控,方向盤快控鍵,換檔撥片,雙前座跑車座椅,駕駛座電動調整,駕駛座位置記憶,駕駛座電動腰靠調整,右前座電動調整,右前座位置記憶,右前座電動腰靠調整,里程電腦,前座扶手,前座杯架,後座杯架,粉塵過濾器,後座分離倒覆
- 影音配備:
CD音響主機,MP3播放功能,藍牙通訊,AUX IN,USB插槽,6只揚聲器
- 便利配備:
定速巡航,蜂鳴式倒車輔助系統,倒車圖像輔助,自動停車系統,光感應自動頭燈,雨滴感應雨刷,電動窗/天窗防夾功能,電動折疊後視鏡,後視鏡除霧
- 安全配備:
雙前座正面氣囊,雙前座側面氣囊,駕駛座膝部氣囊,雙前座骨盆氣囊,全尺寸頭部氣簾,預束式安全帶,主動安全預防系統,防盜系統,防鎖死煞車系統,煞車力道分配系統,電子煞車力道輔助系統,循跡防滑控制系統,胎壓監控,ISOFIX兒童安全椅固定,兒童安全鎖
|
- 前輪懸吊:
麥花臣
- 後輪懸吊:
四連桿
- 煞車型式:
前後碟煞
- 輪胎尺碼:
225/40R18
|
- 車長:4630mm
- 車寬:1770mm
- 車高:1432mm
- 車重:1480kg
- 軸距:2699mm
|
- 市區油耗:9.63km/ltr
- 高速油耗:18.45km/ltr
- 平均油耗:13.8km/ltr
|
其他說明
CLA與新一代的A、B-Class同為MFA前驅底盤的新世代車款,CLA承襲了Coupe轎跑的車身線條,從其絕美的設計語彙中,我們不難發現它大量採用Concept Style Coupe的元素。CLA車身長度達4630mm、寬1777mm、高1432mm,而若將其置身於M-Benz轎跑家族中,則可發現它表情豐富的車身輪廓、結合優雅曲線,就和經典的四門轎跑CLS 如出一轍,只是車身尺寸縮小,但依舊光彩奪目的高品味不僅絲毫不減,卻同時散發出另一種狂傲不羈的吸引力。
CLA外觀造型的創新與大膽,更將其毫無保留的全數貫注至車室座艙內。從設計面、到精挑細選的材質用料,全為最精緻的工藝打造。CLA座艙保留品牌最自豪的豪華氛圍,以金屬質感傳遞無與倫比的科技感。筒型跑車化儀錶板、配上紅色指針方格旗錶面,及真皮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盤,運動氣息十足不言而喻。鳥瞰整個中控台,新式的十字形鍍鉻出風口,仍是視覺焦點;中控台上方的顯示屏幕,則採用了亮面黑色鋼琴烤漆加以飾框,且為了與Comand操作總成呼應,最外圍的邊框還以銀色處理,此種多種材質的融合,也與車室內多處設計主軸呼應,展現一致性的協調美感。
為了強調其不凡的運動性,CLA針對座艙內導入了一體式跑車化座椅,有著極佳的側向支撐,附對比色車縫線設計,並於頭枕內置氣氛照明,可與車室內照明氛圍連結,營造出最具摩登氣息的駕乘環境。後座部分,跑格化設計的座椅以左右配置二張跑車椅,搭配中央第三人乘坐空間,中央頭枕以較低方式放置避免干擾駕駛者後方視線。40/60分離傾倒後座椅背規劃,則提供了靈活裝載長型物件的便利性。
CLA220 CDI搭載2143c.c.的直列四缸柴油引擎,,除了有170hp最大馬力與35.7kgm峰值扭力外,也可於8.2秒完成0-100km/h加速,極速並可達230km/h。至於充滿運動感的CLA250,使用1991c.c.的直列四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最大馬力有著211hp水準,峰值扭力則可達到35.7kgm/1200-4000rpm,完全呈現性能跑車的強悍力道,它可於6.7秒完成0-100km/h,極速上看240km/h。
CLA全車系配備了ECO Start/Stop系統與 7G-DCT雙離合器7 速自手排變速系統,此長度僅有367mm、重量僅有86kg的變速箱,可將引擎高效能輸出的動力,完整的傳遞至驅動輪上,並提供Economy(節能)、Sport(跑車)、Manual(手動)三種駕馭模式,讓動力系統的輸出表情更為多樣化,更貼近不同的用車環境與需求。
CLA底盤導入了前麥花臣與後獨立四連桿懸吊,每個車輪會具備有三個控制臂與一個拖曳臂,這代表了會有著各自獨立的縱向與橫向之動態表現,對於操控與轉向表現更為細膩與平順;跑車化懸吊更為CLA全車系標準配備,帶給車主們更動感的操控樂趣。
無論選擇的車型動力為何,CLA皆標配有直效操控系統及車速感應式動力輔助方向盤,此電動機械式的轉向系統,給予了更棒的路感回饋,也提昇了整體運作效能,並可透過聰明的電腦運算,結合ESP系統,適度的調整轉向不足與過度的表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