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不再只是運輸
金屬、木頭輪胎有硬斗!?
緩和衝擊、安定性向上而誕生
理所當然的科技,於自於171年前的兒童三輪車!
橡膠輪胎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緩衝路面不平整時帶來的衝擊,安定車體達到穩定性,也就是常看到輪框外緣那個黑色一圈的橡膠製品。以目前來說汽車、機車、腳踏車、飛機甚至到少部分電車也都使用上這個橡膠製品,而幫輪胎打氣到了現在已經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不過早期金屬及木頭輪胎才是王道。
|
輪胎演化至今已成了運輸工具不可或缺的幫手,這個世紀除了緩衝以外,輪胎有個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確保運輸途中人員的生命安全。 |
1888年輪胎開始充氣
Pneumatic Tire誕生
早從遠古時代人類以打獵維生,而為了「運輸」比自己更大的食物時,誕生了圓形石頭輪胎,因此輪胎一直以來都是為了運輸而生,到了後期的馬車或是推車通通都是如此。直到西元1769年人類歷史上第一輛汽車誕生,而人類也從在車外用人力來移動進化到了「駕馭」,因此人類也體會到了甚麼叫做路面回饋,忍耐了98年後到了「1867年全實心橡膠輪胎」取代了傳統的金屬或是木製輪胎,而充氣輪胎則是尚未出現。
|
而Carbon Black又具有補強橡膠製品強度及增加耐磨性的功能,因此除了輪胎外許多制震產品也都會大量採用Carbon Black,就像是常看到的底盤橡皮或是引擎腳皆是。 |
至於充氣輪胎的發明大家一定料想不到,在西元1888年的夏天,獸醫師約翰 登祿普(John Boyd Dunlop)從兒子的學步3輪車上得到靈感,沒錯這個獸醫師就是知名品牌Dunlop輪胎創始者,約翰 登祿普決定改良傳統的實心胎,他先用幾塊橡膠薄片包覆輪子,接著將它們全部黏著在一起,等待膠確實風乾後再用足球打氣機將橡膠充氣,藉此來減輕輪胎與路面衝擊時所帶來的震動,而這個Diy橡膠片輪胎就是人類歷史上首度出現的充氣輪胎「Pneumatic Tire」。
1895年汽車用胎測試
120000公里往返賽完走
雖然發明充氣式輪胎的是獸醫師約翰 登祿普(John Boyd Dunlop),不過最早使用在汽車上的則是法國的米其林兄弟(Michelin),對,就是現在大家熟悉的Michelin寶寶家的輪胎,兩人在1895年舉所辦全程1200公里的「巴黎」到「波爾多」往返賽中,使用同一套充氣輪胎來回了100趟,過程中沒有發生爆胎等問題,雖然最後超過規定時間,不過在人類歷史上替充氣式輪胎開了新的紀元。也因為這一場賽事證明了充氣式輪胎耐久性上沒有疑慮,乘坐感、抓地力、安定性及大眾化的價格,充氣輪胎此時也急速在人類世界普及化。
|
無論是原始人的石頭輪、還是老祖先後來使用的木頭輪,滾動都是為了降低移動時所需要的力氣,直到人類乘坐後才逐漸開始有了各種需求。 |
輪胎每天都看得到-但!!為什麼是黑色的?
輪胎大家都知道是由橡膠所製成,不過裡面則是需要添加Carbon Black元素才有辦法形成今天看到的「黑色」輪胎,輪胎內的成分當然絕大多數是天然橡膠&合成橡膠為主,Carbon Black是直徑約3-500nm程度的碳素微粒子,在化學上被稱之為「單體碳素」,很多Carbon Black就成了「無形碳素」。
|
充氣式輪胎「Pneumatic Tire」的由來任誰也想不到是約翰 登祿普(John Boyd Dunlop) 出自於學步3輪車上的靈感,並且取得專利將這個技術大量使用在當時最流行的腳踏車。 |
|
真正將充氣式輪胎大量導入在汽車上的則是米其林兄弟(Michelin),兩人在1985年時的「巴黎」到「波爾多」往返賽中證明了充氣式輪胎的能力,之後更是將這個科技普及在運輸工具上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