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由於「Skyline」變得有名,但不只是這樣的「Prince」
●從兩家航空公司起步,戰前名門與普利司通的關聯
●為了祝賀皇太子殿下(現為上皇陛下)誕生的「Prince」品牌
●即使不做大眾車,仍會製造卡車
●為了擊敗保時捷而燃燒的原型賽車,R380
由於「Skyline」變得有名,但不只是這樣的「Prince」
Skyline 2000GT(S54B-2)等的傳說,在此篇為配角…
因到了2023年「Skyline」依然頑強存在,使得我們在回顧其歷史與傳統時經常會提到這個話題,「現最著名、已不存在的國產車品牌」也常被用來形容「Prince汽車工業」。
然而即使是Nissan繼承的高級轎車「Gloria」與其姊妹車「Cedric」已停產近20年,如今保留Prince時代車名的Nissan車型除了Skyline,只剩下來自Suzuki OEM供應的輕型商用車「Clipper」系列。
這次我們特別回顧Skyline與Gloria以外的Prince車,並回顧這個在1966年被Nissan併吞前仍然存在的國產車廠「Prince」。
從兩家航空公司起步,戰前名門與普利司通的關聯
在「多摩電氣汽車」時代,當時的國產車在性能和設計方面實現了高水準的理想與品質的「Tama Senior」。
曾經展開與Toyota、Nissan等不同的車型策略,因現已不存在而被賦予傳奇色彩,甚至有人說「如果持續存在它或許能成為日本的BMW」,這個國產車品牌就是「Prince」。
Prince汽車工業的源流大致可分為兩個主要部份。首先戰敗前曾是航空機製造商的「立川飛機」,戰後由員工所創立的「東京電氣汽車」成為了Prince的先驅。
這家公司在戰後能源短缺時期,充分利用了當時日本唯一過剩的能源「電力※」,於1947年推出了電動車「多摩」,並改名為「多摩電氣汽車」。隨後,他們還推出了包括「Tama Senior」和「Tama Junior」等系列電動車。
(※因空襲軍用及工業整體皆毀滅,使得電力的需求不高。)
但隨著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電動車所需的原材料價格上漲,等製汽油供應改善,便決定轉向生產燃油車,並將名字改為「多摩汽車」。
另外,在轉型為汽車製造商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是曾經隸屬於立川飛機的「太田(高速機関工業)」,在戰前它是僅次於Datsun(Nissan)的四輪小型車製造商的大企業。
另一個重要源流來自於「中島飛機」,這家曾是日本軍需產業的重要企業。在戰後經歷了財閥解體後,中島飛機的一部份進入了富士精密工業,該公司成為日本規模較大的汽車相關事業之一。
與此同時,富士精密工業與日本知名輪胎製造商普利司通有著緊密的聯繫,而普利司通的創始家族石橋家成為了該公司的主要股東。這種商業聯繫使得富士精密工業和多摩汽車在日後展開合作。
儘管初期的Subaru(富士重工)試作車使用了中島精密的引擎,但由於石橋家在富士精密工業中的影響力,富士精密與富士重工最終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為了祝賀皇太子殿下(現為上皇陛下)誕生的「Prince」品牌
在Nissan遺產收藏中保存的Prince轎車,據說曾是當時的皇太子殿下(現為上皇陛下)的愛車。
1952年,當時以搭載太田引擎的電動車應急運營的「多摩汽車」,推出了搭載富士精密1.5L直列四缸OHV引擎FG4A的「Prince Sedan」和「Prince Truck」,正式重新進軍燃油車市場。
這個「Prince」的名稱,是為了祝賀當時的皇太子殿下(即現任上皇陛下)在同年舉行的立太子禮而命名的。最初,「Prince」僅為品牌名,但同年11月該公司也將其名稱更改為「Prince汽車工業」。
在1954年Prince與富士精密合併後,直到1961年社名再次變更為富士精密之前,這家公司一度以「富士精密」為正式名稱。然而從「Prince Sedan」開始,該品牌名稱一直保持Prince至Nissan併購為止。
這一時期的Prince車型,比當時的Toyota第一代Crown(1955年)早三年推出國產現代化1.5L級轎車,這一成就使Prince在當時成為了一個非常先進、具有突破性的存在。
然而,當試作車完成後,公司會將其提交給運輸省進行認證(型式認定),並且直接將試作車銷售給用戶。但這樣的作法使得Prince Sedan在投入計程車服務後頻繁發生故障,處理顧客的投訴成為了公司的大問題。
至於如今的上皇陛下,他仍然以熱愛汽車聞名,並且曾經是Prince轎車的忠實愛用者。雖然他似乎很喜歡Skyline等Prince車型,但不知當時的故障問題是否影響到他對這些車輛的喜愛呢?
原文出處:「Prince」の名前の由来、知ってる?Sedanからレーシングマシンまで、いまだ日産の中に燃える熱き魂【推し車】
想看更多:MO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