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國產跑車GT的始祖,在日本車史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搭載2L直列六缸DOHC引擎,不單單只是一輛跑車?
●Toyota 2000GT「之前」的日本與國產車
●開始起步的「GT」
●讓人嚮往「總有一天想擁有的車」,Toyota 2000GT
國產跑車GT的始祖,在日本車史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Toyota 2000GT
這次我們此次要介紹的是「Toyota和Yamaha首次合作的作品Toyota 2000GT。此次會將重點放在討論Toyota 2000GT在日本「跑車」和「GT」車型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
搭載2L直列六缸DOHC引擎,不單單只是一輛跑車?
與Toyota Sports 800一起展示於Toyota博物館,為歷史車款的經典代表。
Toyota 2000GT在1967年5月上市前,便於1965年10月第12屆東京車展上展出其原型車。
隔年1966年5月參加第3屆日本大獎賽(獲得第三名),向大眾展示了其操駕風貌。同年10月它在矢田部自動車高速試驗場進行了速度試驗,並創下多項世界紀錄,最終走向量產。
上市初期同類國產車皆沒有推出類似這種車身大小、價格和概念的車型,因此被譽為「首款日本國產超車」。
但從現代的角度來看,2000GT只是搭載了改良版Crown引擎2L直列六缸DOHC引擎的FR跑車,為什麼它會如此被推崇呢?
這時就需要了解當時的「日本」是什麼國家,以及「日本車」又是怎樣的車型。
Toyota 2000GT「之前」的日本與國產車
採Long-nose Short-deck的古典跑車設計,而在1965年上市當時還沒有國產車採用這樣的設計風格。
1965年10月Toyota 2000GT上市是在太平洋戰爭戰敗(1945年8月)的20年後,以朝鮮戰爭(1960年)需求為契機推動舉辦被稱作「東洋奇蹟」1964年東京奧運後的隔年。
1956年經濟白皮書中的序文就寫道「已經不再是戰後」,而1958年東京鐵塔啟用,雖然有高度限制(被稱為百尺規制),但在1965年3月時首座36層高霞關大樓也開工建設。
這段期間為高度經濟成長期(約1955年~1973年),生於第一次嬰兒潮(1947年~1949年)的年輕人大量流入城市成為充足的勞動力,支撐著國家,那時也是相信「只要努力就能讓明天變得更好」的時代。
道路方面,1963年名神高速道路的開通使交通網開始急速發展,儘管一般道路在東京奧運前仍在趕工,但也對未來的道路網有了明確的規劃。
國產車變為銷售給不以計程車等商業用途為主流的一般消費者,一直到1960年代初都還在尋找「性能中等但價格實惠的車輛」。這一訴求在第一代Toyota Publica(1961年)的失敗中表現出來,預料之外的收入增加讓普通民眾有了實現「即便價格偏高,也希望擁有更好的車輛!」夢想的能力。
開始起步的「GT」
自稱為日本車首款的「GT」於1964年4月上市,即Isuzu Bellett 1600GT。
戰後生產國產跑車大概就是Datsun(當時是Nissan)的Datsun Sports Fairlady及1963年進入四輪市場的Honda「S」(在1965年是S600)、還有Toyota Sports 800等車。
Honda S其實更像是本田宗一郎先生的個人嗜好,對Honda來說真正的重點是1967年推出的兩款輕型車(N360和TN360),而Datsun Sports的主要市場則是北美等出口市場。
國內市場方面有1964年4月日本首款冠上「GT」之名的Isuzu Bellett 1600GT,同年5月Prince Skyline GT也隨之登場,但這些車款都是在當時典型轎車的方正車身上搭載高性能汽化器引擎的運動規格車型。
1964年第二屆日本大獎賽中Skyline GT輸給了Porsche 904,Prince也在開發日本國產首款原型賽車「R380」,但未能量產。
直到1965年4月Nissan Silvia問世才終於能提供符合GT語源「Grand Touring」之意、舒適豪華且適合長途高速行駛的車款,其外觀及底盤平台與Fairlady一樣是源自卡車。
Mazda Cosmo Sports(1967年問世)也曾出現,但此時轉子引擎還未成熟。
也就是說當Toyota 2000 GT於1965年上市時,日本國民生活水平逐漸提升「只要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買得起好車!」的心態也開始興起,然而真正能成為讓人憧憬的國產車,卻尚未出現。
讓人嚮往「總有一天想擁有的車」,Toyota 2000GT
1966年於矢田部設施創下速度紀錄的2000GT原型車復刻版。
進入日本市場的2000 GT是採用專屬X型底盤架構、隱藏式大燈的流暢車型,以Crown M型引擎為基礎,搭載於兩輪車中相當知名的Yamaha調校3M型DOHC 2L直列六缸引擎,內裝也十分豪華,是「日本首款正統GT」。
雖然2000 GT未能在第3屆日本大獎賽勝出,但它與勝出的Prince R380不同,是市售車,可在市場上購得。其於鈴鹿1000km等耐久賽事獲得冠軍,並在長時間高速測試中創下世界紀錄,證明其高速巡航能力。
1967年上市時的售價為238萬日元,以2024年7月現在的物價來說大概是落在2000萬日元以上,類似Nissan GT-R NISMO(約3,000〜3,060萬日元)的價位感。儘管如此,它與賽車不同只要有錢有一天也許能買到它,這樣的夢想與憧憬仍然具有吸引力。
雖然並非所有人都能買得起,但Isuzu 117 Coupe(1968年)發佈的售價為172萬日元,比2000GT更為親民。之後Nissan Fairlady Z(1969年)和Toyota Celica(1970年)的第一代車型也上市。
許多人嚮往2000GT這樣的車,但考量現實會選擇更平價的1600GT(1967年)、更實用的Z或Celica。亦或是更注重實用性的Skyline GT-R或Corona Mark II GSS(皆為1969年上市)。
然而,Toyota 2000GT是率先成為人們的憧憬及吸引人們的目光,在經過現實面考量後,它仍作為「傳說的憧憬之王」留在了人們心中。
![](https://img.findprice.com.tw/car/article/51524LM_6.jpg)
原文出處:なぜこの車は神聖視されるのか?トヨタが誇る「日本初のスーパーカー」に日本国民が“モーレツ”に憧れたその理由|トヨタ 2000GT【推し車】
想看更多:MO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