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其熱賣延續至第五代車型的第四代Familia
●維持FR佈局,並改為當時最新的雙廂設計
●如今看來是設計平凡,但其高實用性仍受讚譽
其熱賣延續至第五代車型的第四代Familia
提到Mazda中型轎車/掀背車就會想到現在的MAZDA 3(舊名「Axela」),但它的前身進入小型車市場後,一直支撐Mazda到21世紀初,且至今仍作為Toyota OEM輕型貨車而留名的「Familia」。
這次就讓我們回來顧1977年推出的第四代Familia,它以新穎風格和優配備受到好評,為後來成為Mazda救世主的第五代車型鋪墊了道路。
維持FR佈局,並改為當時最新的雙廂設計
第一代Familia憑藉800~1,000cc的出色性能,贏得了大眾的喜愛,而1967年改款的第二代同樣具備競爭力,能與前一年推出的第一代Toyota Corolla和Nissan Sunny相抗衡,但在Corolla豪華路線和Sunny的優勢下,表現稍顯低迷。
而1973年推出的第三代Familia僅是將第二代車身尺寸的拓寬,雖然搭載了環保的AP引擎,但1960年代老舊的內外裝設計在石油危機的高油價環境中,使得Mazda主力的轉子引擎車型表現不佳,難以支撐其業務。
眾所周知,1980年登場的第五代Familia作為「救世主」成功拯救了Mazda在第一次經營危機中的困境(第二次危機則是由於泡沫經濟崩壞和五管道銷售體制崩潰所致)。但在此之前,Mazda並非坐以待斃只忙於處理不受歡迎的庫存車輛。
同時期的第二代Cosmo(1975年)和第一代RX-7(1978年)成功復興了轉子引擎,而作為銷售主力的大眾車型也在努力改變形象,開發了與第三代Familia截然不同的第四代車型。
由於開發成本的限制,當時並未採用像三菱第一代Mirage(1978年)、Honda第一代Civic(1972年)和Nissan第二代Cherry(1974年)那樣的FF佈局,仍然保持了FR車的結構,但轉型為雙廂掀背車。
特別是在1977年1月上市時,五門掀背車為國產車的首款車型設計(第一代Civic的五門版本則是在同年9月上市),在設計上顯得非常新穎。
如今看來是設計平凡,但其高實用性仍受讚譽
儘管擁有創新的雙廂風格,卻未能採用更為先進的菱形設計,車身表面平滑處理也仍是「1970年代的風格」。此外,由於是後擾流設計的FR車型,故後備廂的底面無法設計得很深。
然而,其內裝明亮的顏色和可摺疊後座創造的寬敞後廂空間,展現了出色的實用性,這一點在國內市場及在歐洲都得到了高度評價,出口業務也成功恢復。
初期搭載1.3L SOHC直四引擎,後來升級為1.4L,雖然性能平平,但並未與同樣是FR掀背車的Toyota KP61 Starlet那樣走上運動化路線(後來轉子引擎的改裝頗為流行),反而更專注於實用性上,甚至連輕型廂車也徹底走向實用車路線。
在1970年代後期,由於排放規範嚴格,即使是運動引擎也難以發揮高性能,而油價高漲,使得經濟性及實用性變得更為重要,第四代Familia恰好符合這一需求。
雖然在結構、設計和銷售業績上,未必如第五代那樣具顛覆性和革命性之印象,且初期車型的圓形大燈和像電動剃鬍刀般的水箱護罩設計略顯過時與笨重,仍然熱賣、稱得上成功。
Mazda透過Cosmo及RX-7提升企業形象,而第四代Familia則為銷售回暖奠定了基礎。1980年發售的第五代Familia爆炸性熱賣,使得Mazda完全擺脫經營危機,雖然第四代Familia在這過程中默默無聞,但其卻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原文出處:「マツダ史に残るスマッシュヒット作」デザイン平凡?いえいえ実用的な優等生!マツダ4代目Familia【推し車】
想看更多:MO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