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閥門設計最好 拆觸媒要調ECU
車輛改裝的目的無非在求更快速與更安全的駕駛環境,而當中又以排氣管改裝,為最基礎的動力提昇路徑,排氣管改得好不只加速變快,如同跑車的渾厚排氣聲浪,更是令人著迷,不過排氣管到底該怎麼改才有用?
一般而言,改裝排氣管大多從中尾段下手,常見的手法不外乎增加管徑之尺寸、縮短消音器迴繞之路程,努力使其消音路線呈直線化,不過一般道路使用的改裝排氣管,應先考慮降低內部排氣阻力,例如拔除觸媒、更換直通尾管等,然後才是在管徑上來變化,如此才能兼顧到全轉區域的表現。我們先來談談管徑調整部分,依照現今的測試及表現來說,中段管徑的增加大都保持在原廠的10%至15%為佳,也就是NA引擎在52mm至60mm左右,渦輪引擎則約為65mm至75mm不等。當然引擎的排氣量愈大,改裝幅度又增加的話,也有可能達到80mm之譜。
多數市售車對於排氣系統的設計,最大考量首先是消音、環保,最後才是排氣效率,因此在其上可見到觸媒轉換器與巨大消音器的蹤影,加上管徑較為保留,因此對於高轉速時的馬力輸出往往無法盡興發揮。
至於中尾段管徑的搭配比例,由粗變細或從頭至尾一樣口徑,對重視「扭力」需要的使用者較為恰當,如果是馬力派的訴求,則適合「漸次放大」的型式。此種放大式的管徑設計,是採慢慢擴大管徑的方式,驅使越往後方越急速膨脹的廢氣增快流速,特別是在持續高轉速的情形下愈加有利。
雖然中段排氣管上的觸媒是阻礙排氣效率的兇手,但有些新款車輛又不能拔除,會亮電腦燈且更耗油,因此就衍生了金屬賽車觸媒。其內構造是較疏的金屬網板結構,雖然一樣會有些微阻礙,但在節省油耗與性能這兩點的考量下,算是折衷的做法。
至於如何減少排氣阻力,則可從中段與尾段兩個部分著手起,首先是中段排氣管,其上有個重要元件會大幅影響排氣阻力,那就是「觸媒」,是由許多貴金屬密密麻麻所組成的蜂巢結構,是阻礙排氣順暢的一大原兇,所以拔除觸煤改以代觸媒取代就能使排氣順暢,提昇高轉速的馬力,不過許多新世代車款一旦拔除觸媒,可能會導致引擎亮燈,最好能以200~300目的高流量賽車觸媒取代之?
而負有消音工作的尾段排氣管,則是另一個排氣阻力來源,原廠排氣管的消音過程是利用隔板讓排氣撞擊,藉由反射波的形成減低音量,而高性能車種及改裝型式則採用直線筒式,纏繞消音棉來吸收噪音,如此無隔板直線式的通路,自然對馬力的提昇有相當大的助益。
原廠尾段是利用隔板反射與抵消聲音的原理,來達到消弭排氣噪音,不過卻有排氣阻力大的特性,至於排氣順暢的直線排氣管,則是透過內網管外纏繞消音棉的方式來吸收噪音,消音棉的材質與殘繞方式會影響排氣管的壽命。
此外,如果尾段能選擇設有「可變回壓排氣閥門」的產品,或許更能兼顧日常使用需求,該系統的原理是在排氣管內設置一具可變閥門,當轉速較低時閥門會關閉,讓排出氣流由較小管徑位置或單一管路排出,保持排氣管內的回壓,讓低轉速扭力不流失,同時降低排氣音量;高轉速時閥門則會開啟,而排出的廢氣就會直接通過大管徑位置或雙重管路排出,讓廢氣有更多的通道與出口宣洩,進而降低排氣管內回壓,如此一來馬力的延續性會有更理想的表現,且聲浪會變得狂暴,是目前比較高檔排氣管才有的配備。
目前可變回壓排氣閥門的改裝風氣,在歐系車友間有愈來愈興盛的趨勢,這或許是因為閥門可降低市區行駛的噪音,較能符合這些車友的改裝風格。
圖中即為可變回壓閥門的本體,又可分成常時關或常時開的設計,前者比較適合街車使用,後者比較適合會下場比賽的半廠車使用。
許多高檔歐系車專用的排氣管,都採用套管的方式來接合,比較能應付熱漲冷縮的長度變化,而不會使排氣管愈熱變愈長,時間久了也不會有石綿墊片漏風的問題出現。
目前國內已有廠商推出量產化的鈦合金材質排氣管,除了可獲得輕量化與特殊高亢效果外,特殊的表面塗層設計,可隨溫度高低而產生不同的漸層色澤,相當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