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峻毅
從暴力集團到宅文化
作為全球車輛生產及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區,日本的玩車風潮歷來對台灣影響深遠。不只是車輛改裝本身,包括車種、聚會的形式、場地、駕駛方式、成員類型、穿著髮型、道具甚至肢體語言,都對台灣及東亞地區造成流行。你可以不愛日本車,但不能不知道日本人是怎麼搞車子的。日本汽機車工業是在二戰後開始興盛的。從戰後經濟復甦到形成車輛文化,其間經過了20年。興起於’70年代、在’80年代達到鼎盛的「暴走族」,可說是第一波日本玩車浪潮。由於硬派文化的沒落,暴走族在’90年代走向衰退,代之而起的是純粹飆車的灣岸競速和山道甩尾。不過,網路世代與御宅族的衝擊,使得戶外飆車的「走屋」族群在2000年代也不再流行,玩車文化走向動漫化與視覺系的「痛車」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