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ula E技術轉移,抓地力UP UP
文/李林樹
圖/廖子賢
隨著新世代車款的性能不斷提升,想要如何更精確掌控車輛,除了駕駛本身的操控技巧之外,更重要的關鍵肯定在於輪胎的抓地力,然而為了提供消費者有更好的乾濕地抓地力,同時增加行駛里程數,為此Michelin特別在今年發表Pilot Sport 4,藉此滿足更多操控玩家的需求。
性能胎也能更親民
抓地力、磨耗兼顧
以往提到性能胎,不外乎抓地力強,但是磨耗速度快且噪音偏高,而售價方面也不算親民,因此會真正使用到性能胎的族群始終都算是小眾市場,不過隨著近年來市售新車的性能不斷提升,就算入門房車的戰鬥力也較以往強上許多,為了因應市場上對於性能胎的增長需求,由米其林集團精心擘劃的Michelin Total Performance策略成功推出Pilot系列高性能輪胎包含Pilot Sport Cup 2、Pilot Super Sport與Pilot Sport 3,其中全新Pilot Sport 4不僅完全融合Pilot 系列的既有優點,同時也透過Formula E電動方程式的技術轉移成功將賽道資源導入街道使用。
|
源自於Formula E的賽車胎技術轉移使得Pilot Sport 4胎紋溝槽能夠加深增加排水效能,同時又能降低胎變形量以維持最佳抓地力。 Michelin作為Formula E電動方程式的輪胎供應商,為了因應輪胎所需應付的瞬間高扭力、操控反應及耐用性,因此運用了米其林集團最新開發的「動態回應科技」,其內部結構採用了創新的聚?胺及特殊尼龍所組成的複合材質以作為胎體覆蓋層,除了重量的負擔能夠減輕,同時還具備靈活變形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路況、讓胎面能夠緊緊貼於路面,這樣一來才能夠充分發揮抓地力與穩定性。而Pilot Sport 4則是大量運用此科技而開發,有效控制胎塊的變形量,讓駕駛精準感受到方向盤傳來的動態回饋反應,充分掌握來自路面最真實清晰的路感。 |
|
隨著應用材料與製成的進步,如今性能胎的磨耗指數已經不再單純只有200以下的選擇,能夠兼顧抓地力與耐用度才是大眾市場的主流。 繞圈、賽道試煉抓地力 牢牢抓緊地面不放 既然Michelin Pilot Sport 4性能胎擁有Formula E的賽車胎血統,那麼嚴苛的測試則是在所難免,為此台灣米其林廠方特別選在麗寶卡丁賽車場安排三道關卡,包含濕地繞圈、賽道體驗與80km/h濕地煞停,藉此讓駕駛能夠體會輪胎性能的差異性。 |
|
為了滿足台灣消費者對於輪胎的使用權利,台灣米其林趕在今年9月底火速引進Pilot Sport 4以16-18吋規格供駕駛選擇。 首先筆者先體驗濕地繞圈的關卡,在逆時鐘的繞圈關卡中駕駛需要開VW Golf GTI以車速40-50km/h完成三次繞圈,在過程中可以很明顯感受到Pilot Sport 4的抓地力能夠讓車尾保持在極佳的穩定狀態,不過當換上C牌競品時,就可以很明顯感受到車尾在彎中滑動的差異性,雖然車尾滑動的樂趣比較適合有操控底子的駕駛,但是考量到多數駕駛的安全性,似乎高抓地所展現的穩定性會更佳。 |
|
Pilot Sport 4輪胎性能有多好可不是光用嘴巴說了算,為此特別邀請擁有豐富賽事經驗的陳俊杉前來展示其乾濕地的優異抓地力。 緊接著來到繞卡丁車場的關卡,雖然賽道寬度略窄,但是因應賽道而特別挑選的M.Benz SLK則相當適合,首先上車測試時發現,稍微一點車速帶進彎中不僅能夠感受到車尾帶滑的駕馭樂趣,相當明確的轉向過度果真是後驅車才有,不過這卻是競品P牌的輪胎,當換上Pilot Sport 4之後,同樣路面及路線的車尾滑動特性不見了,就連車頭指向性也變得更好,這明顯的差異比較已經可以讓讀者判斷孰勝孰敗了。 |
|
輪胎的抓地力愈好,過彎時的穩定性就愈高,而Pilot Sport 4明顯優於對照組P牌性能胎,讓車尾能夠牢牢抓緊地面。 最終在賽道關卡結束前,特別還安排一段濕地煞停的測試,駕駛必須將車輛加速達80km/h再全力踩下煞車,第一次P牌測試的距離為26.1公尺,第二次換上Pilot Sport 4測試的距離則縮短為24.9公尺,不僅完全應證TUV SUD Group的測試結果,就算濕滑路面也絲毫不影響其抓地力表現,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加寬加深的胎紋搭配細部優化的胎肩,使得輪胎的排水性能提升,另外胎膠的配方中加入二氧化矽更是有助於胎面排水,進一步提供絕佳的濕地操控性與制動效能。 |
|
受惠於胎紋優化、加深胎溝與二氧化矽的加入,Pilot Sport 4胎面所能夠發揮的排水性在筆者80km/h的急停測試中做出24.9公尺的好成績。 |
|
透過簡單定速的繞圈方式,駕駛就能夠輕鬆比較出輪胎在濕滑路面的抓地力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