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個人賣車 車商賣車 登入
找車網首頁

人類智慧的機器動力學,工業革命的強力助陣!

資料來源:Goo 車訊網     2017/03/09
分享至  
蒸汽機的高效率拉開當時工業革命的序幕,後來內燃機構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技術發明之一。不過長久以來誰是第一位汽車發明者,至今仍未有一致性的看法。當時歐洲各國工程師推出不同動力源的發動機來打造「不靠馬拉的車」,始終未能普及,直到1885年,以汽油為動力源的引擎才誕生,後來在美國汽車被導入生產線大量製造,加上油價便宜,汽車才得以普及。能有「持續動力」的機器推向現代化,電力是非常重要的新技術,但隱藏在內的多種零件組合的機構更是自動機器時代的開端。

汽缸蓋/汽缸體/油底殼/飛輪(配合圖標示) 一般引擎本體都灌入鑄鐵/鋁合金液體至模具,有點像玩模型,故稱「鑄造」;也有一些高檔引擎則用CNC工具機加工,精度比較高。
現代引擎是機構組合的最佳代言,而構成引擎本體的就有「汽缸」和「汽缸蓋」,還包含「油底殼」。前面提到要產生強大動力得靠爆炸性燃燒,諸多零件必須承受高壓高溫,必須堅固。但過重的結構會讓油耗表現不佳,所以新世代引擎本體會採用鋁合金或配件採用鈦合金/陶瓷材料,輕量化的同時也達到結構強度的標準。汽缸體的設計會配合汽缸的數量和排列形式,而活塞由下部設置的曲軸和連桿支撐。油底殼是裝載著潤滑機油的幕後功臣。此外,汽缸蓋除了有連結燃燒室的配件外,還容納控制所有進排氣門系統的凸輪軸,以及防止機油噴濺的汽缸蓋罩。

 

分享至  
掃描QRCODE用手機看這頁
©2024 FindCar -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