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老茶廠 新生的茶文化空間
旅行來到第二天,一早我們便前往位在大溪區與復興區交界附近的大溪老茶廠。沿著台7線行經慈湖不久,路旁會出現「大溪老茶廠」的指示牌,在三民村天主堂前轉入小巷後,便能發現隱身在住宅區後的目的地。
大溪老茶廠建於西元1926年,舊稱「角板山工場」,是日本人參考印度大吉嶺茶廠而建,以磚造搭配檜木屋頂,設計則混合台、日風格。當時日本人成立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台灣農林公司的前身),在台灣種植被奉為「黑金」的茶葉、發展對外貿易,其中最知名的「日東紅茶」便是由大溪老茶廠生產,茶廠後方更是一大片茶園。西元1956年因為機器操作不慎,茶廠幾乎毀於祝融,爾後雖經過重建,但仍經過一段荒廢的歲月,2010年才在台灣農林的修繕下重生,成為目前製茶與複合式空間共存的觀光工廠樣貌。
|
門市後方為茶圖書館,每逢假日就會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到此閱讀。 |
負責導覽的萬店長帶著我們由一樓的歷史文物區開始參觀,挑高的天井下方展示許多舊時的製茶器具,一旁還有充滿懷舊的文書與營業文物。開闊的二樓則是萎凋區,兩側一整排窗戶開啟、搭配通風扇後能夠讓室內獲得最大通風量、加速茶葉乾燥;窗邊的地板上則有投茶孔,萎凋完成的茶菁便是由此處投進位在一樓的揉捻機進行揉捻。
|
在公路上遠遠就可以看見這面牆,右方的紅磚控窯目前仍有使用。 |
新生的老茶廠目前仍有製茶,其他空間則重新規畫出門市、餐廳與茶書房等設施。茶書房主要供應簡餐與點心、飲品,還有雜誌與書可供閱讀。
茶書店一旁是接引古井水而來的靜水池,希望讓來此的遊客們心情都能因水而靜,度過悠閒的茶香時光。
|
歷史文物室除了展示古老的製茶機器,也濃縮了大溪地區的製茶記憶;四周都被重油燻黑的天井,則將下方乾燥機產生的熱氣送至二樓加速茶菁萎凋。 |
|
茶廠二樓為茶菁萎凋區,除了利用熱氣,兩旁大量的窗戶也可以加速通風;上方天花板的交錯檜木衍架共151支,不僅是力學的應用,更具建築之美。 |
|
白色包裝的青心甘綠茶是大溪老茶廠所生產;標記2017春茶的便是今年新品。 |
值得一提的是,大溪老茶廠秉持順應自然的理念,特別與大溪當地農家合作,收購以自然農法栽種的各式作物,提倡有機安心的小農蔬食,在供應優質食物給遊客的同時,也與這些農家達到互惠,未來更希望打造無毒市集,協助推廣在地的優良作物。
|
我們點了苦茶拌麵線、滷菇乾拌麵與核果排漢堡套餐,其中副餐的甘茶蛋相當特殊,採用是2種紅茶葉搭配中藥材煮成的甘茶滷汁,連蛋黃都香Q不乾,相當入味。 |
|
茶書房的桌子高度較低,據說是為了最佳的品茗姿勢而設計。 |
其實大溪老茶廠是偶然在社群軟體Instagram上發現的拍照熱點,由於知名度似乎還沒有其他景點高,讓人想一探究竟;除了真的「很好拍」外,茶廠也蘊含了大量由文化、年代、人與自然所交織出的各種物理反應──古蹟與現代極簡風搭配出的非日常文化空間,made in大溪的茶與餐點,則透過人與人的交流為食生活增添情感。我們非常建議你在尋常的大溪景點外,也到茶廠走走,撇開匆促的日常生活、靜下心,細細品味這由茶葉串起的時光之旅。
|
茶廠內部的製茶機仍在運轉,按照計畫表,5月中會開始生產蜜香紅茶! |
|
我們一行人在茶廠大肆採購,Soul行李廂下方貼心的隔板空間,正好拿來放伴手禮! |
index
大溪老茶廠/桃園市大溪區新峰里1鄰復興路二段732巷80號,03-382-5089(N24.83064,E121.32837)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10:00~17:30,入內參觀請先於門市購買門票NT$100,可全額折抵門市商品與用餐費用,特殊時間導覽費用另計
大溪老街 在商店街尋找巴洛克風情
|
大溪橋也是必去的景點之一,每到假日便人潮眾多,平日則可以信步走過,欣賞大溪風光。 |
請不要轉台!沒錯,都來到大溪了,我們依舊不免俗地到大溪老街一遊。開著Kia Soul,我們靈巧的穿梭在中山與和平老街間,Soul那特別又有個性的外觀,也讓人一時分不清究竟是我們在賞古蹟,抑或是賞古蹟的遊客在對我們行注目禮更多。
這裡是桃園最早發展的地方,清光緒年間曾是木材、樟腦與茶葉集散地,商人透過大漢溪至淡水河,與中國貿易往來頻繁。這些商號在日治時期經過一波改建,樣式以巴洛克式風格混合常見於台灣廟宇的剪黏與交趾燒裝飾,繁複的設計形成當地建築特色,其中和平老街則因開發較晚,老屋保存狀況較為良好。
|
圖說45=雖然老屋荒廢得多,但中山老街的建築立面保存良好,相較於和平老街也較悠閒安靜,可以細細欣賞建築之美。 |
在台灣北部的幾條老街之中,大溪老街可以說是較具特色的,少了重新規劃的「統一感」,更多了反應興建當時當地風土的原汁原味感,來到此處還可順遊中正公園、大溪橋等景點,體驗大溪老城區的復古生活步調。
index
大溪老街/桃園市大溪區和平路、中山路,03-388-2201(N24.88518,E121.28747)
李騰芳古宅 書香門第的豪宅生活
李騰芳古宅落成於西元1864年間,原先是李騰芳之父李炳生與其兩個弟弟共同起造,當時李家在大溪當地以米穀事業聞名,經營有知名的「李金興商號」。李騰芳是李炳生的三子,於1856年中秀才後,1865年返福建參加鄉試,中了舉人第21名,以此為契機擴建祖厝,才讓古宅擁有現在的規模。
偌大的宅邸前,闢有當時家中有人為官或中舉才能設置的半月池,而外埕廣場上的旗杆座與石雕刻,更是舉人宅特有的設施。坐西朝東略偏南的長型古宅,是由三合院包圍四合院組成,代表著其兼具官宅與農宅的身分。
|
建築最內側的正廳目前仍供奉李家祖先,平時並不對外開放。 |
我們順著外護龍內相連的房間走進位於大宅深處的廚房,在大灶的旁邊牆上鑲嵌有建造當時便存在的灶神神龕,天井旁的父母房,還留有舊時的紅眠床與古家具,而屋勢最高、最重要的正廳前雖未開放參觀,但仍供奉著李家祖先,現今仍是家族祭祖的重要場合。
|
門廳是宅邸的主要入口,也是會客之處,李宅的門廳設計繁複精美,木雕更是做工細緻。 |
穿過中庭後就來到做為會客與緩衝的門廳空間,這裡採用的是整棟建築群中最華麗的抬樑式架構,也就是利用層疊的樑建造出三角形的空間,其棟架上均以繁複精緻的雕工雕刻出各種圖飾與花草或吉祥圖案,相對於樸素的居住空間,則為李宅增添了不少氣派富麗。
|
旗桿座位於李宅外埕,夾桿石上刻有李騰芳中舉的年代科別與名次,是榮耀的象徵。 |
|
古時只有講究隱私與防禦的宅第才會建造門樓,李宅左方門樓為主要出入口,右方的則供僕役使用。 |
即便古宅目前已無人居住,但穿梭其中仍不難想像老宅與故人當時的風光,而官方也將李宅這次重新開放作為契機,舉辦一系列老宅開門講座與體驗活動,詳情可上「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網站http://wem.tycg.gov.tw/index.jsp查詢。
index
李騰芳古宅/桃園市大溪區月眉路34號,03-388-8600(N24.89088,E121.29582)
旅途最後,我們與Soul順路繞到一處私房景點。
道路兩旁植滿了近來相當具有人氣的落羽松,雖說這裡像是秘境,但或許因為是交通幹道因此車輛絡繹不絕,我們只能抓緊沒車的時候捕捉翠綠的落羽松身影,雖然手忙腳亂,但枝葉下陰涼的樹蔭消去不少初夏的蒸溽,也許了我們這次桃園小旅行一個清爽的ending;而對於下一趟旅行,我們只有一個微薄但肯定難以達成的願望──不管去哪兒,請賜給我們晴朗但不致汗流浹背的天氣吧……!